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八所“常青藤”之一,是一所赫赫有名的全球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也是美国第一所从事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的现代高等学校。鉴于宾大在商学、医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强大实力,毕业生在金融、咨询、科技、医疗和制造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沃顿商学院的毕业生,他们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深受各大企业的青睐。宾大沃顿商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此外,宾大的校友网络遍布各行各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资源。宾大官网公布了2024届学生就业率数据,一起来看看吧:2024届被调查的学生当中,72.2%的学生拿到了全职工作,19.6%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1.8%的学生找到了兼职工作。按照就业城市分类的就业情况:宾大毕业生的在全国和全球各地寻求各种机会(包括就业、
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一直以来,代表着绝对高薪资的就业机会。因此在美国很多精英大学的毕业生中,金融、咨询等与投行业务密切相关的职业一直是竞争最激烈的就业领域。比如哈佛大学最新的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经济学是本校最受欢迎的专业。哈佛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图源:哈佛大学更直接的证据来自就业数据:哈佛大学2023届毕业生中,有17.65%直接进入金融行业,加上选择咨询行业的22.55%(很多咨询从业者后续也会转向金融),可以说近四成的顶尖学府毕业生最终都与金融相关领域结缘。这表明,尽管科技行业崛起和其他新兴领域不断涌现,金融行业仍然是精英大学毕业生的重要职业选择。那么金融行业就业薪资如何呢?2025年投资银行薪资报告中披露了25%-75%投行中不同职位的税前薪酬(包含年终奖)的大致范围、
相信大家都对ChatGPT不陌生,这个AI助手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今开发ChatGPT的OpenAI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人企业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分析OpenAI这家改变世界的公司,看看它的发展历程、薪资结构,以及最关键的——它最青睐哪些大学的毕业生。OpenAI图源:网络01 OpenAI的传奇发展史OpenAI的故事始于2015年,当时硅谷的几位传奇人物——埃隆·马斯克、山姆·阿尔特曼等聚集在一起,创立了这家以"开发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为使命的公司。最初,OpenAI采用非营利模式,希望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推动AI技术发展。埃隆·马斯克和山姆·阿尔特曼图源:网络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2017年,OpenAI发布了第一代GPT模型
最近有这么一个新闻:本科可以转成专科。你肯定觉得这是玩笑,或者高校博眼球的宣传。不,评论区表示这个专科比大部分本科有含金量。为啥?因为一方面,这几个专业对口编制岗位,相当于考公上岸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今年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毕业后发放专科文凭。本升专实行弹性学制,意味着你未必要在学校里待满三年。更为关键的是,学校与全国18家铁路局及地铁系统有深度合作,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超90%。类似这样:也就是说,这里毕业后,你想找不到工作都有点难。不仅如此,工作还不赖:累了点,但一毕业就七八千;没有被开除的风险;本升专的,升职加薪的机会多点……(工资情况类似这样)路子一好就不缺市场,去年他们招100人,今年直接招135人,完全不担心没
01斯坦福入学停滞,计算机专业爆冷过去二十年,计算机专业被许多人奉为未来氪金的「王牌」。2005至2023年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数量翻了两番,高薪神话吸引无数人扎堆。正因如此,最新数据才显得如此惊人。增长0.2%入学率,几乎可以约等于0,其中许多美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尤其是,公认的全美顶尖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数在多年激增后,直接陷入停滞。这波「退潮」看似突然,原因不难猜:初级程序员的就业市场,前景暗淡。科技行业裁员潮、招聘冻结接踵而至,罪魁祸首正是AI。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人认为,软件工程师是生成式AI的「头号受害者」。事实证明,AI在写代码方面的价值,甚至超过文字创作,直接威胁到初级程序员的饭碗。02求职八个月未果狂投600份offer上岸「AI正在完美取代
去年至今,整个硅谷已经裁员超过40万。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2025年,千万别再劝人学码了。无独有偶,最近看到一组来自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就业数据,在追踪22-27岁应届毕业生后,也发现了一个反常识的趋势:昔日的「香饽饽」专业金融、计算机和STEM专业,失业率竟比文科高。如艺术史专业的失业率为3%,哲学专业的失业率为3.2%,与此同时,计算机科学、化学和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失业率,达到6%或更高。世界真的变了?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就在去年表示正在调整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策略,其CEO说,「我们越来越确信,我们需要那些主修历史、英语以及与金融或技术无关的专业的人」。当AI能完美地写代码甚至看病,才开始有人发现,未来更重要的创造力、同理心、灵巧性,离不开人文学科的浸润。正如《纽约客》早在2023
2025年6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2024SEVISbytheNumbers》年度报告,首度公布留学生就业去向,科技与金融公司垄断了国际生招聘市场:亚马逊、特斯拉、高盛、苹果、谷歌、Meta、微软紧随其后,高盛等金融巨头同样跻身榜单。2024年在美留学生总数突破158万大关,同比增长5.3%。STEMOPT人数达95,384人,同比激增54%,呈现爆发式增长;OPT总人数达194,554人(增长21%)。尽管数据亮眼,但留学生面临的求职压力不容忽视:专业扎堆严重,计算机科学等热门领域竞争白热化,亚马逊等头部公司招聘标准持续提高,甚至缩减招聘名额……2025年H1B中签率仅有14%,雇主sponsor意愿越来越弱,留学生们获得工作机会的难度陡然增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际留学生的职
23%哈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普林斯顿近半数毕业生待业,MIT仅44%毕业生就业!世界真的变了!近期,普林斯顿、康奈尔、耶鲁等顶尖名校的毕业生们,纷纷在社交媒体发出求助--自己投递了上百份简历,面试机会却屈指可数,甚至至今0offer。“到底有谁能找到工作啊???”当前求职难度远超预期。本地学生尚且如此,留学生所面临的就业挑战更是巨大。究竟是就业市场紧缩,还是曾经耀眼的名校光环正在减弱?让我们来看看这场名校毕业生背后的“就业危机”究竟怎么回事儿!普林斯顿2025届近半数仍未获正式offer不久前,普林斯顿大学面向2025届毕业生发起了新一轮“AfterPrinceton”职业意向调查,共收到有效反馈501份,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约40%。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的学生在走出校园时仍处于求职状态,尚未
高考进入倒计时。今年又将有7000多高中生冲进清北。他们是卷王、别人家的孩子、家族的荣耀。很多海淀家长把送娃进清北当成奋斗目标,不惜砸钱脱产投入这场中国最顶尖大学的竞争。然而,清北毕业之后呢?有多少人顺利就业?通过检索我得到一组数据:北京大学2023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81%。其中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63%;硕士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14%;博士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47%。这个「毕业去向落实率」是什么?很多人把它等同于就业率,但其实不是。它是一个用于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毕业生在离校前已确定就业、升学等去向的比例。不仅包含就业——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甚至连毕业做自媒体都算一个就业人数。但除此之外,毕业落实率还涵盖升学,国内读研
一年一年毕业季,基本上人头攒动的就业市场上,那些手持着光鲜简历的小朋友们总是让老梁眼前一震。毕竟现在卷的程度难以想象。连事业单位里头行政岗都只看985的时代,什么魔幻就业季都会发生。 在这些顶级背景下,又以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为多。所以老梁经常听到准备升学的朋友们讲:读研读本,选计算机还合适吗?人头会饱和吗?我今天就来帮大家分析一下一、市场需求是否饱和?数据揭示行业真相 先不查国内的情况,老梁查了下美国劳工统计局(BLS)2023年数据,我惊讶的发现:计算机科学相关岗位年均增长率达11%,远超其他专业(4%)。但需注意结构性分化,比如说: 传统软件开发岗位竞争加剧,美国2023年CS本科毕业生中,仅68%进入对口岗
别再幻想一毕业就有好工作!随着科技业大裁员、公共部门吸引力降低,加上AI改变职场规则,现在的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新一期《经济学人》分析,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多国年轻人都面临相似困境,大学学历真的不“香”了吗?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创新高、薪资缩水过去读大学似乎是通往好工作、好生活的必经之路,现在可不一定。数据公司分析,美国22至27岁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失业率,首次持续高于全国平均,且新鲜人失业比例正快速攀升。这不只发生在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的年轻人也遇到同样困境。在台湾,根据行政院主计总处的统计,2024年20至24岁人口失业率为11.62%,高于2023年的11.37% 。虽然2025年1月降至11.14%,但仍反映出台湾青年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可能与学
当美国大学学费单突破10万美元,很多同学都不禁会问“读这个学校值吗?”而比起一味吹求排名,现在的申请者们会问一些更实际的问题,比如“这个学校的就业怎么样”?最近,乔治城大学教育与劳动力中心甩出一份重磅报告,直接颠覆了大家对「高回报率院校」的认知——这七所学校的毕业生收入潜力巨大,40年收入中位数超百万美元!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藤校在这份“钞能力榜单”里集体失色,反倒是性价比高的小众黑马校杀疯了!01 哈维穆德学院 456万美元哈维穆德学院在一众文理学院中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别人专心搞文科,它却在理工科领域表现突出,工程、计算机、数学和物理都很强势。CommonCore围绕理工科展开,不论学什么专业,都要在大一大二两年内修满一定的数理化生、工程和CS课程
在AI浪潮席卷全球、就业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一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什么样的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才是雇主真正想要的?最近发布的《2025全球就业能力大学排名》给出了一个颇为意外的答案——传统名校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往日的光芒,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学校却在就业市场上大放异彩。2025全球就业能力大学排名图源:Emerging与常见的学术排名不同,这份由法国知名咨询公司Emerging与泰晤士高等教育(THE)联合发布的排名,有着独特的评选机制。是由一系列在特定领域内很出色的雇主对全球超过1000所大学的就业能力表现进行评估。每位雇主(评审者)最多可以投票给10所大学,最终获得票数最多的250所院校脱颖而出。这份排名的权威性在于其庞大的雇主评审团:来自33个国家的13240
大家好,我是Wellesley的毕业生,在纽约一家投行的交易销售部做了多年交易员。我听说Wellesley有很多喜欢Finance,对投行感兴趣的学妹,我想就进投行的一些准备工作写一写我自己的感受。01投行分工投行主要分为前台业务部门和中后台支持部门。前台部门为银行带来盈利收入,主要通过投资银行部(InvestmentBankingDivision,IBD)经营公司的并购,上市,重组;销售交易部(Sales&TradingDivision,S&T)进行股票和债券的二级市场做市,为买方提供流动性;和研究部(MarketResearchDepartment)为股票和债券提供买卖建议和宏观趋势分析。中后台部门为前台部门的生意提供技术支持,并且监管前台部门的风险与
近两年来,美国科技行业可谓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曾经一度火热的招聘市场如今却冷冷清清,科技公司纷纷大规模裁员,让广大科技从业者们不寒而栗。01 科技巨头裁员潮涌美国的科技大厂裁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目前全球已有387家科技公司裁员,其中包括苹果、谷歌、微软、IBM、特斯拉、思科等大厂。许多科技巨头已经大规模裁员图源:Bloomberg10月份,波音公司宣布将在全球裁减10%的员工(全球员工总数为170,000人),这些职位包括工程师、科学家、分析师、技术人员和其他职位。Chegg由于面临ChatGPT等平台的激烈竞争,将裁员319人,占员工总数的21%。6月份,该公司将全球员工总数削减了23%。Meta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大幅裁员,自2022年以来已裁
海归需求最多的行业报告显示,高科技行业已经成为海外应届毕业生最受青睐的就业领域,尤其是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对拥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技术的留学生有着强烈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应届毕业生需求同比增速达到了惊人的184.69%。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正在向高科技和创新领域转型,这些行业希望吸纳更多具有国际背景和高技能的留学生,以推动其发展。海归最有优势的行业留学生在一些特定岗位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岗位包括管培生、海外市场拓展和海外销售。因为这些职位不仅要求候选人具备全球视野、流利的语言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海外生活经验。这些特点使得留学生在这些岗位上能够脱颖而出,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竞争力,成为企业寻求国际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人才。海归就业机会最多的城市在就业机会方面,一线
择校难,选专业更难。前段时间,美国劳工局BLS发布了2022-2032年的职业趋势,预测了未来10年颇有发展前景的职业。这份报告对于那些更加关注就业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新颖的专业选择思路。下面一起和小多来看看吧~Top 10心理健康咨询师专业:心理学根据BLS统计,心理健康咨询师未来十年的增长率为18.4%,2023年平均薪资为53,710美元。美国教育统计中心(NCES)的数据显示,心理学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六大专业之一。心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涵盖了生物、数学、基础医学、物理和统计等学科知识。在美国大学中,心理学主要分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和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四大领域。推荐院校: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T
最近,一篇“耶鲁全奖硕士:投了近千份简历,没能找到工作”的文章在家长圈讨论度很高。文章说的是一位化名林其的女孩,本科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硕士在耶鲁全奖读文学硕士,熟练掌握中日英三门语言,曾在谷歌开发者大会、大使馆实习。这么强的简历,按理说找一份工作不在话下,但从去年10月开始,她在5个月内,向美国800多家企业投递简历,却一份工作都没找到,回国求职也屡屡碰壁。最后她找到了一份塔罗店新媒体运营的工作,月薪3000……评论区里炸出了不少遭遇相同经历的“小留”,有的说自己本硕都在美国,哥大硕士毕业,现在月薪5000;也有说这不是读文科的问题,因为自己本硕都是理科,但找工作仍然很费劲波折…… 这造成了一种很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是这几个月,今年的新高中毕业生已经拿到了心仪的大学offer,
留学的投资回报持续走低,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当斯坦福博士决定回国考公,并选择在某县城当一个公务员时,已然说明留学的光环已然黯然失色,留学的价值也降到谷底!当然,求职维艰的并不只是留学生,美国高校毕业生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今年五月,《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彼得考伊(PeterCoy)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聚焦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之艰难。作者在征集毕业生的求职经历时,看到大量的心酸故事:约翰·约克即将从纽约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他有专利,通过了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即使有这样的背景的他,提交了近400份申请后,只收到了不到40个回复,而且全都是拒信。他怀疑自己找不到工作,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入门级职位。他说,“毫无反馈,每次填写申请都感觉是在做无用功。”莫里西奥·纳兰霍寻找的是平面设计师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