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的人文学科因“芝加哥学派”而享誉世界,这里孕育了政治学、社会学与文学批评的经典范式,是全球思想的高地。
但是今年夏天,芝加哥大学艺术与人文部Division of the Humanities正在经历建校以来最严峻的危机。
校方宣布,由于资金压力,学校被迫重组合并文科院系、削减2026-2027学年博士与硕士招生。
图源:Chicago Maroon
这一曾经象征自由思考与批判精神的学术阵地,在财政压力与政治风向的双重挤压下走到死胡同了吗?
01
芝加哥大学至暗时刻
人文学科为谁买单?
芝加哥大学艺术与人文部目前有15个系,学校计划考虑合并为8个,以降低行政负担。
根据院长Deborah Nelson6月18日发出的邮件,成立了五个工作小组,负责研究课程、院系架构、语言教学以及研究生培养等问题,并要求他们在8月底前提交改革建议。
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直接原因是钱的问题。
根据校方解释,特朗普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对校友捐赠征税、收紧学生贷款、国际留学生签证不确定性,以及对国家科研和人文基金的削减,都让芝加哥大学损失惨重。
图源:Chicago Maroon
5月,在一次教师预算会议中学校提到,这些政策已经导致校方损失在1000万至1500万美元之间,明年可能会扩大至4000万美元。
更糟糕的是,学校本身就背负2.21亿美元的预算赤字,学校已经没有退路可行。
这次院校重组包括多个方面。
院系方面,规模较小的比较文学、日耳曼研究、斯拉夫语言文学和南亚语言文明系,因终身教职人数不到15人,可能会合并或撤销。
在课程设置上,语言类课程要重新评估“值不值”,一些小语种可能被砍掉,或改由外部机构承担。
图源:Chicago Maroon
博士生招生规模将大幅缩减,有些硕士项目则被要求自负盈亏,必须带来足够学费收入才能存活。
今年8月,芝加哥大学已经宣布在2026-2027学年暂停或缩减多个博士与硕士项目的招生。
艺术与人文部有8个系将完全暂停博士招生,包括古典学、比较文学、日耳曼研究、中东研究、罗曼语言文学、斯拉夫语言与文学、南亚语言与文明及视觉艺术系。
图源:Chicago Maroon
其余7个系如英语、历史、音乐、语言学等,也只能招收小规模博士生。
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和社会工作学院的多个博士与硕士项目也宣布暂停招生。
这一决定也引发了老师们的强烈不满,南亚语言与文明教授Andrew Ollet认为,这等于宣判世界上最强的南亚研究项目死亡。学校让我们教本科生,却剥夺了我们培养未来学者的机会。
还有教授指出,这不仅仅是减少博士生的问题,更是人文学科地位进一步被边缘化的信号。
有人担心,合并院系和削减招生未必真能省钱,而且还可能增加新的行政麻烦。还有人直言,人文学科正在为其他学部的财政问题买单。
02
多州立法削减冷门专业
要就业率不要学术理想
芝加哥大学院系重组是高校在财政压力下的自救,但Inside Higher Ed最近报道,一些州通过法律要求公立大学取消“没有价值”的文科专业。其中外语、性别研究、宗教学等冷门专业成为优先削减的对象。
2024-2025年间,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和犹他州先后颁布法律,明确规定毕业生人数不足的学位课程必须停办。
图源:Inside Higher Ed
例如,俄亥俄州通过的《参议院第1号法案》规定,如果某个专业三年内平均每年毕业生少于5人就必须停办。
政策一生效,托莱多大学就宣布停掉了非洲研究、亚洲研究、中东研究、西班牙语、哲学等多个项目。
印第安纳州要求本科专业三年内平均每年少于15个毕业生就要停办,硕士是7人,博士是3人。
州高等教育委员会称,全州已经有400多个项目计划取消或合并,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被砍的不仅是外语、性别研究等文科,还有教师培训、数学、工程等。
犹他州2025年颁布的《众议院第265号法案》直接削减公立大学10%的教学预算,总额高达6亿美元,但允许学校根据入学率、完成率、就业对口度来“赢回”资金。
因此,犹他大学裁掉了94个项目,包括中东研究、教育心理学、现代舞、神经生物学等;新增资金集中流入AI、生物科技、护理、公民教育。
图源:google
在德克萨斯州要求每五年审查一次,入学人数少的辅修和证书课程,必要时也要取消。
学术界对这一现象感到担忧,很多小规模人文学科虽然学生少,但在知识传承、跨文化交流、批判性思维上不可替代。
现代语言协会执行董事Paula Krebs批评称,用毕业人数来衡量学科价值,是对高等教育的狭隘理解。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Mark Criley对立法者的做法做了形象的比喻:有人在园丁缺席时进入花园,把所有低矮的植物一概拔除,忽视了其中一些可能正要开花结果。
图源:Forbes
对此,立法者并不是这样想的,俄亥俄州参议员Jerry Cirino认为大学应该像企业一样,按市场需求配置资源。
高等教育政策组织SHEEO的专家也指出,这些法律既是因为财政吃紧,也反映出州政府希望大学更贴合劳动力市场。
这些操作只不过是绕开学校和教师的阻力,更直接、更快地推动学术改革。
很显然,高等教育逐渐被当做职业培训基地,而不是自由探索知识的象牙塔。
03
被忽视的力量
为什么AI无法取代人文学科
进入21世纪,人文学科一直在十字路口徘徊。
一方面,,文科的传统地位正在被理工科动摇。因为哲学、历史、语言等学科不像计算机、金融、医学那样带来高薪,所以被认为是“无用之学”。
英国高等及继续教育大臣Michelle Donelan曾说,如果一个专业不能帮学生找到工作,就是对学生和纳税人的浪费。
另一方面,全球大学面临倒闭潮和财政困境。相比需要重金投入实验设备、材料的理工科,文科研究往往只靠文献阅读、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看上去更便宜。
图源:The New York Tmies
但正因为它“不花钱”,学校在预算分配时常常更偏向理工科,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向能产出成果的领域。
结果就是,文科既缺资金又缺产出,很难吸引优秀的老师和学生。久而久之,弱的专业更弱,很多学校干脆直接砍掉招不来学生的文科项目。
文科被边缘化,是因为它“天生无用”,就业差、容易被AI取代,还总是被批量取消。但真是这样吗?
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苏德超曾提到,其实真正容易被AI取代的是理工科。
因为理工科数据量大、结构清晰,可以直接量化分析,非常适合AI接手;而文科资料杂乱,没有统一的格式和定义,来源复杂,很多时候需要人去理解、标注和解释,AI很难胜任。
这样的现实可能已经在上演,根据就业追踪机构Layoffs.fyi统计,2022年生成式AI兴起后,1064家科技公司裁掉了约16.5万名员工。
图源:Crypto Rank
虽然没人明确说裁员都是AI造成的,但杜克大学的陈怡然教授指出,随着AI助手的普及,AI取代程序员的趋势几乎不可避免。
那么为什么理工科没有引起那么大的社会讨论?苏德超教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缺少文科生的发声渠道,所以没有被公众注意。
其实,人文学科在跨学科研究、全球治理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反思中,已经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巴黎-萨克雷、索邦大学开始在 AI 项目中嵌入伦理、社会学课程,目的在于培养技术哲学家。
普渡大学开设了一门融合CS和哲学的本科学位,纽约州立大学系统SUNY规定,从2025年起,全州64所公立大学的本科生通识课中引入AI伦理课程。
图源:News 10
这都说明了AI带来的风险和监管需求,反而让人文学科找到了新的价值。
几十年前,乔布斯就希望将计算机与人文学科结合,如今的美国AI四巨头中的Anthropic现任总裁Daniela Amodei,就是英语文学专业出身。
换句话说,计算机再强大,也没有人性;AI再聪明,也无法真正建立情感连接。
未来的文科生不需要和理工科正面抗争,而是守住AI无法替代的那片思想盲区。
参考:
UChicago to Cut Some Ph.D., Master’s Admissions for 2026–27
UChicago Arts & Humanities Division to Restructure Amid “Historic Funding Pressures”
Legislatures Require Colleges to Cut Degrees in Low Demand
AI时代文科还有用吗?武大教授:有大用
多位学者发声!AI将率先淘汰理工科
AI让文科彻底灭绝?算法猜不透人心,人类终将反杀!
文章来源于Letsight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备战深国交网”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原谅,并联系微信547840900(备战深国交)进行处理。另外,备考深国交,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微信:547840900(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scieok.cn
本文链接:http://beikaoshenguojiao.scieok.cn/post/5084.html
未标注”原创“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原创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深国交备考 |
如何备考深国交 |
深国交考试 |
深国交培训机构 |
备战深国交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www.ScieOk.cn Some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9023092号-1商务合作
友情链接:X-Rights.org |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 留学百词斩 |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战韦尔斯利网| 备战Wellesley